黄家草编李海南:以匠心守非遗,以创新续传承
发布时间:2025/10/14 17:34:13 浏览人数:
百姓才艺网《非遗展示频道》讯(邵华 文/摄影)李海南与黄家草编的故事,是一段用十三年光阴书写的坚守与创新。自2014年投身草编行业以来,她将蒲草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从草叶到草根,皆化为与生活相融的艺术品:实用的生活用品、精致的饰品、独特的收藏品……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


多年深耕让李海南收获了诸多认可:2014至2018年间,她的作品屡获殊荣;2018年,被评为鞍山市建功标兵,同时担任鞍山组织部妇女组织委员会牛庄分会主任,肩负起向更多姐妹传授技艺的责任;2019年,获评优秀传承人,其事迹入选辽宁省妇联《百名女致富带头人创业实录》;2020年,成为鞍山市草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受聘为牛庄镇高中“非遗草编技术顾问”,并设立“黄家草编基地”作为该校劳动教育培训基地。一篇《“草编”进课堂 让“非遗”在校园里“活”起来》的报道,让这门传统技艺走进孩子们的世界,成为他们课余生活的乐趣所在。

李海南的草编作品不仅扎根乡土,更走上了更大的舞台。2024年,她带着亲手编织的草龙登上辽视春晚,这条凝聚心血的龙,让更多人见识到蒲草的神奇。演出当天,场地虽挤,她却举着龙一整天,引来众人合影。连明星王建国都惊叹于“草能做龙”,当得知这是辽河两岸常见的蒲草(恰是王建国老家盘锦的物产)时,更忍不住抚摸留念。此后,这条草龙在鞍山博物馆展出一年,馆内还专门为黄家草编的传统草鞋设立展示柜,让更多人透过老手艺认识家乡文化。

李海南(中)
2025年,一条三米长的草编大蛇亮相海城春晚,形态逼真到让胆小者不敢靠近,却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在省里举办的戏曲日活动中,盘锦戏曲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位小姑娘,竟大胆地想把草蛇挎在肩上合影,这份年少的勇气与对传统技艺的亲近,让李海南倍感欣慰。

在牛庄黄家草编展厅,《紫龙泉传说》的故事与草编作品相映成趣,诉说着技艺背后的文化底蕴。李海南秉承“祖传技艺不丢,蒲草整根不浪费”的祖训,将蒲草的每一寸都赋予价值:草帽遮阳、草鞋踏路、草墩落座、草垫安卧、草画饰墙、草枕助眠;草篓盛蛋、悠车哄娃、草筐存粮、收纳置物;还有草编的饰品、鞋垫、玩具(草兔、草鸡、草娃、牛羊)、画作、伴手礼、节日礼品乃至艺术雕塑……就连蒲草根,也被熬制成香皂,真正践行“一寸蒲草一寸金,寸金能换设计心”。

如今,李海南仍在探索蒲草全草利用的更多可能,她期待更多人加入,一同创意、设计、编织,让草编艺术走进千家万户,让这门非遗技艺在生活中生生不息。
1. 对于本网明确标注“来源:百姓才艺网”的所有作品(若本网另有特别声明,则以该声明为准),版权归百姓才艺网所有。未经本网正式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以转载、摘编或其他方式使用。已与本网签订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需留意作品中是否存在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限制,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必须清晰注明“来源:百姓才艺网”。违反上述规定的,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 本网所有图片作品中,即便标注“来源:百姓才艺网”及/或带有“百姓才艺网(www.baiyi163.cn)”水印,亦不代表本网拥有许可他人使用这些图片的权利。已签署相关授权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明确标注“百姓才艺网采编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需自行承担一切不良后果。
3. 本网标注“来源:XXX(非百姓才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本网不对其观点表示赞同,也不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
4. 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天内沟通。
5. 本网刊登的企业、个人及商品信息介绍,均以实际情况为准,本网不承担相关责任。
6. 相关事宜联系电话:17710468163,邮箱:2142381365@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