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此广告

关闭此广告
2024年4月5  星期五 百艺会员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百艺快讯 人物专访 声乐 器乐 舞蹈 曲艺 文学 少儿 体育 摄影 戏剧舞台 书画 文化旅游 藏品欣赏 社区文化
明星经纪 百艺说事 百姓大舞台 民间文化 艺术人生 名企天地 才艺教育 非遗展示 百艺学院 合作发展 关于我们 网站荣誉
百姓才艺网恭祝全国各族人民2024年春节快乐!    恭贺百姓才艺网成立十五周年大吉!   笑星宋小宝恭百姓才艺网越办越火
   
文学

​重走知青路,开启尘封的记忆(作者:崔玉华)_百姓才艺网


发布时间:2021/2/21 22:00:38 浏览人数:


    知青岁月不可磨灭的留在人生途中。尽管那段岁月己过去几十年,可每每回忆起来,依旧历历在目。《重走知青路》又开启了我们尘封的记忆……

    回青年点,是我们知识青年的共识,因为,这里蕴藏了我们多少青春的记忆。这里有太多的故事,我们都很想,重温那段无悔的青春岁月,再一次感受它的温度……



  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一行九人,《重走知青路》……


  金秋时节,伴随着花香、果香和泥土的芳香,我们带着眷念,感动和激情,来到了第二故乡,50年前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里是一个美丽,多姿的山村辽宁省“海城接文公社”。从而实现了重走知青路的美好愿望。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年,这首激扬奋进的歌曲,在那个年代,让千百万青年人热血沸腾、奋发向上。

  我们都还清楚的记得,1971年12月27日我们集合在辽宁省鞍山第十一中校园,简单的送别仪式后,我们便依依不舍的告别父母,兄弟,姐妹。乘坐敞篷解放汽车,开往辽宁省“海城接文公社”……

  我们还清楚的记得;汽车开到析木大桥,带队干部,分派我们去了各大队。当同学们要分开时,才觉得“想家”很忐忑,有些畏惧,因为,我们不了解农村生活,一切都很陌生。
  到了农村,开始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淳朴,善良的村民,手把手的教务农。生活上又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们倍受感动,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放下思想包袱,融入村民中,积极的投入到农村改天换地的生产中。“知青”成了我们共同的称呼。每个青年都有着饱满的热情,冲天的干劲“春种秋割”、“防洪修坝”、”抗震救灾"。"知青",经受了农村生活的洗礼,不愧为战天斗地的先锋战士。知青印记,一生难忘。一路上,让我们想起很多往事。想起大队放露天电影的场景。想起…春播,秋收的全过程。想起…修大坝,红旗招展,口号连天……想起,想起,那时,那么多的故事。同学们,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旧,道不尽的喜悦,说不清的感觉,是一种别样的情结。
  那真是一段难忘的岁月,那是一段要感恩的“锻炼”经历。值得骄傲的是,在漫长的人生中,那段经历,知青之途,让我们收获了极多的人生财富。




  此行,我们选择去,和我们一起下乡的同学(艳萍)家。她没有返城,而是嫁给农村的一位回乡青年。艳萍,是和我们一起插队,当时,对她扎根农村一辈子,有太多的不理解,可我们看到的是,她现在生活很幸福。她给我们讲了好多,有关她的故事,她很激动,我们也很感慨。我们关心的问她:在农村苦吗?累吗?后悔吗?她淡淡一笑:“看到所有同学都陆续回城了,我痛苦过,不知流了多少泪,可我没有后悔过,嫁给他,我找了一位对我好一生的男人”值得!我们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竟然掉泪了,是啊,岁月的沉淀写在脸庞,然而生活的磨砺让她满足。这就是扎根农村一辈子的知识青年。

    我们为有这样的好同学,优秀知青感到骄傲。邻居,同学,一起长大,手搭在肩上,他,她,在场的人眼里都噙着泪花,说不清是一种什么滋味。当年我们才有18岁,这是一种特殊的情感结构着。



  

    到接文公社后,我们驱车去了几个大队,原始印象农村,和现实的新农村,变化很大,已找不到“青年点”的原貌。时节,正是采摘收获时,我们登山远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果园,秋天以无数种色彩,无数种果实诱惑着我们。山上,农民正在釆摘花盖梨。我们融入其中,和农民一起采摘,装箱,又好象回到了与贫下中农相结的快乐时光。




    梨村下,我们拉起手风琴,说丰收,唱响硕果累累的景象。

    梨树下,我们挥动红旗,吐露我们心声“歌唱祖国,社会主义好”的歌声在空中飘扬。  

    女生:扮成村姑,着田园风裙装,和农民一起聊天,一起歌唱……      

    男生:开起拖拉机,装箱,抬筐,运输忙。

    这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心情和再次回到久别的青年点一样。当我们再次踏上这片热土,我们只是为那知青的回忆,我们都为有“知青”身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知青”留给我们的是青春的气息,有眼泪的融入和不成熟的足迹,但那毕竟那是一段独特的经历。"知青"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们懂得了,珍惜,宽容,感恩,农村实践使我们得到了砺炼,更加成熟,睿智与独立。“知青”是那个时代,一个鲜明的记号,是共和国一个特殊的群体。“知青”是时代打在我们身上的烙印。暮色来临,天边开始渐暗,晚霞倒映在芦花之中,似乎把我们对深情的眷恋毫无保留地展现于眼前,难忘而深远。很欣赏这段话,“蹉跎知青路,峥嵘岁月长,在时间的每一个刻度里,都涂满了知青们当年的色彩。都装满了知青们的生动。畅想,都挤满了知青们生存的难辛,都充满了知青生命的顽强”。



    《重走知青路》很感慨,过往里,回忆赢然…  




伟大的祖国,我爱您!

   

    知青生活,难得,难遇,难忘。此行,我们走进秋天,品味秋天的味道,体验了新农村丰收的喜悦,再一次为思绪铺开了辽远的想象,留下挥之不去的贪恋,成为我们一生永远回忆的甜。足以让我们为,我们是”知青"点赞!



作者:崔玉华:1953年4月出生,铁路退休干部,喜欢旅游、文学、摄影。






百姓才艺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百姓才艺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百姓才艺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百姓才艺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百姓才艺网”及/或标有“百姓才艺网(www.baiyi163.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百姓才艺网采编XXX摄”或“百姓才艺网采编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百姓才艺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5、本网刊登的企业、个人及商品信息介绍均以企业、个人、商品联系实际为准,本网不负任何责任。

6、有关事宜联系网站电话:0412-2526163/2569163 17710468163  邮箱:2142381365@qq.com